来源:学习力教育智库  作者:林洁

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校长袁闽湘
 
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谢晓明 《 中国青年报 》( 2013年01月02日   03 版)


    这里的课堂很特别:同桌不是“肩并肩”坐,而是面对面;三组“对桌”并成一组,上课时,小组间可以讨论、质疑,也可以不看老师;学生是课堂的“主讲人”,老师只在适当时间“点拨”。这就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广受好评的“生态自主课堂”。

    2007年,袁闽湘接任广州市第八十中校长,怀揣教改理想的他不止一次思考: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?要怎样培养人?

    “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;把管理交给学生,让他们担当成长的责任。”袁闽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,“生态教育”正是顺其天性而为,尊重他们的生命本真状态,激发他们的潜能。

    一堂课学生讲30分钟,老师讲10分钟

    传统的课堂教学,老师唱“独角戏”,学生埋头做笔记。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明白或是预习疏漏了,而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,也往往不敢表达。

    “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被压抑,失去了天真活泼、开朗、乐观向上的品质,变得少年老成、麻木和呆板,难以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。”袁闽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,教师要在提高升学率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之间展开揪心的拉锯战,有诸多的尴尬、无奈、抱怨和迷惘。

    于是,一场把“课堂还给学生”的改革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启动。

    通常,一个班被分成9个学习小组,每组6人,成员间学习成绩、个性特征、家庭背景有合理差异。组内每人都需任一科学科组长,其中一人为行政组长,他需具备提问、激励和分辨三种能力。每个小组需要创设组名,制定组训,制作组标。

    一堂课,学生先预习,再小组展示、讲解、复述、质疑,而老师退居一旁,负责唤醒学习兴趣、点拨及检测。因此,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经常可见学生讲30分钟,老师讲10分钟的情景。质疑,是“生态自主课堂”所鼓励的学习态度,每次质疑可加分,还会被评选为“质疑明星”。

    “生态教育”实现了素质、成绩双赢。2012年5月,广州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到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进行一项调查问卷,结果显示,97%的学生认为课改后,“学习兴趣提高了”、“学习成绩提高了”、“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”;超过八成学生认为学习任务“比以前轻松”。

    协助学校管理,每班轮值一周

    星期五的眼保健操时间一到,高二12班的班长萧美怡便赶到会议室。今天她要向全校行政领导汇报班级“值周”情况。她在校长袁闽湘旁边坐下,打开由团支书做的总结PPT。

    在课堂上,学生做到自主学习,在日常生活上,第八十中学则要求他们“自主管理”,这便是“值周班”制度。

    “每一周由一个班协助管理整个学校。所有学生从早餐起床后,到睡觉前,都归这个班级学生管理,班主任只给指导意见。”袁闽湘告诉记者,每个星期五的11时05分,值周班级的班长、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就会向全校行政班子汇报一周的管理工作,“学生一来,所有人都得停下工作开会”。

    “一个星期虽然下了4天雨,但是在校门口站岗的同学仍坚持每天早到15分钟。”萧美怡汇报道,除了各类值勤、检查、秩序维护工作,班级还为即将到来的校园“艺术节”设计海报,并利用晚自修时间,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 “校园艺术节我想参与的活动”调查问卷。

    学生的“校长爸爸”

    因为公布了联系方式,袁闽湘的手机变成校园热线,“办公”时间无限延伸。学生们亲切称他为“校长爸爸”,经常发信息给他,倾诉他们的苦恼,反映发现的问题,表达他们的感恩。每一条短信袁闽湘都会回复。

    有学生向他倾诉学习的烦恼,“才上高一已发现跟不上别人步伐,还排斥一些科目。”他鼓励学生要坚持、有信念;有学生宣泄生活的不快,“家人为我决定一切,自己根本无法给自己做决定”,袁闽湘劝告,“想自主很好,应该尊重父母,不能意气用事。”

    但最常收到的是求助。如“宿舍的水最近出现了红色的虫子”、“教室投影模糊不清”、“冬天的热水不热”……能够解决的,袁闽湘回复:会尽快解决。因条件限制未能解决,或对于学生的需求了解不清晰的,袁闽湘诚恳邀请学生到办公室交流。

    “我希望八十中的学生跟城里的孩子一样自信。”这是袁闽湘的一个愿望。学校地处广州市远郊,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和城乡接合部,比较羞怯。

    于是,他竭尽所能找机会给学生练胆量。每天升旗仪式后会有一个校长讲话时间,袁闽湘把这个讲话机会留给学生。说到这儿,袁闽湘难掩骄傲:“他们讲得比我好得多!”



·上一篇文章:中学生学习自我管理
·下一篇文章:要想学习好,你须注意培养这十个学习习惯
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http://www.gkby.cn/news/xxljy/1412282137301IDK8E27A2G9KCG55GCA.htm